【专稿,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玛雅文明预言,2012年12月21日,将是世界末日。在这一天,世界将面临地面崩裂、9级以上的大地震、大海啸……
无论,你是在世界之巅,或是在海洋之上;无论,你是在爱人亲人朋友身边,或是与他们分隔两端,在这一场地球浩劫面前,都无从躲避,无从选择,无从免除。
那么,我们将如何度过?!
和谁一起,怀着怎样的心情,用什么样的方式度过呢?!
在毁灭之前,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今天有什么游戏发售。查了下资料,还真不少经典作品。首先说的这个游戏非常应景,《失落的星球》在2006年的今天发售。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更多阅读:游戏史上的今天>>>
失落的星球 2006年12月21日发售
英文名:Lost Planet: Extreme Condition
厂 商:CAPCOM
机 种:XB360/PS3
发售日:XB360-2006.12.21(J)/2007.1.12(EU)
PS3-2008.2.21(J)/2008.2.26(U)/2008.2.29(E)
类 型:TPS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本作是由稻船敬二制作,并以韩国明星李秉宪为主角的原型,这是“鬼武者”之后又一次以明星为形象代言人。主角是失忆的战士韦恩,在冰天雪地的殖民星球为了寻回自己的记忆,加入了消灭可怕的攻击型生物AKRID群的战斗小组,并进一步揭开了幕后操作的NEVEC组织的阴谋。
游戏的画面十分强大,1280×720的解析度与冰雪世界的特效表现令人赞叹,火爆的射击场面和巨大的BOSS角色更让人热血沸腾,XB360可以说是完全继承了XBOX的硬派风格,继续在这样的3D射击类游戏上大行其道。游戏中可以随意切换三种视点,而对于制作过“铁骑”和“生化危机4”的CAPCOM来说,无论是主视点、越肩视点还是追尾视点,都可以发挥自如,多样化的武器和逼真的战场氛围充分体现了CAPCOM强大的制作实力,同时也反映出这家日本厂商迎合欧美市场口味的能力。游戏获得了FAMI通36分的白金殿堂,销量是10万,全球累积则达到172万,与“丧尸围城”一道成为了日系厂商目前最成功的XB360作品。
游戏截图: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世界传说 光明神话
英文名:Tales of the World: Radiant Mythology
厂 商:NAMCO
机 种:PSP
发售日:2006.12.21(J)/2007.7.17(U)/2007.9.7(E)
类 型:A.RPG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本作的出现使得PSP终于告别了只有移植版“传说”系列的时代。游戏的推出时间不仅相隔NDS的“风雨传说”不到两个月,而且居然还是系列在GBC、GBA上的分支“世界传说”的新作,这是相当令人惊喜的事情。
游戏的画面采用了细腻的3D场景和角色建模,并配有大量的语音,这是PSP的UMD光碟媒体的优势所在。流程是以任务制进行,战斗的方式则与“深渊传说”相类似。而转职、生产、锻冶、料理以及服饰装扮等系统也相当充实。最值得玩家品位的就是游戏中将会出现传说系列的大多数角色,有着很强的FANS向。不过游戏在迷宫的设计和剧本方面略显薄弱,FAMI通给出了30分的评价,销量是25万。
游戏截图: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潜龙谍影 掌上行动
英文名:Metal Gear Solid: Portable Ops
厂 商:KONAMI
机 种:PSP
发售日:2006.12.5(U)/2006.12.21(J)/2007.5.25(E)
类 型:战术谍报ACT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在PSP上接连推出的两作“潜龙谍影ACID”都是卡片类型,虽然有着原作的角色和场景,但毕竟游戏方式差异太大,难以让人接受。本次我们终于能够在掌机上玩到真正的“战术谍报ACT”了!
游戏采用了任务制,主角依然是MGS3的BIG BOSS,而剧情就设定在MGS3到MGS之间的时段,这可以说是喜欢该系列的玩家所最希望了解的。游戏画面非常出色,几乎可以与PS2媲美,独特的切换角色进行的系统也相当有趣。利用PSP的耳机输出,还能够享受到出色的环绕音效。本作获得了FAMI通37分的超白金评价,是目前为止PSP游戏的最高分,日本累计销量已经接近40万,全球累计突破了百万,是PSP主机上难得的佳作。
游戏截图: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圣剑传说4
英文名:Seiken Densetsu 4 / Dawn of Mana
厂 商:S.E
机 种:PS2
发售日:2006.12.21(J)/2007.5.24(U)
类 型:A.RPG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本作的制作计划公布很长时间以来,登场的主机迟迟却没有明确,这曾经一度引起猜测,因为之前有GBA版和NDS版的系列作品,不少玩家认为本作有可能会推出GC版。不过最终S.E还是选择了主流的PS2,大概也是为了避免与“塞尔达传说 曙光公主”发生冲突吧。
作为SFC版前作10年之后的最新续集,游戏画面实现了完全3D化,由石井浩一担任制作、加藤正人编写剧本、池田奈绪负责人设、伊藤贤治作曲,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并没有令人失望,不过游戏的视点以及所谓的惊慌系统存在相当大的问题,不仅容易使人头晕,还使得原本强调的流畅手感大受影响。此外迷宫设计也比较单薄,被许多老玩家认为是根本不像“圣剑传说”。FAMI通给本作的评分是30分,游戏的销量是30万,这样的成绩恐怕很难使该系列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游戏截图: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龙之战士2
英文名:Breath of Fire II: Shimei no Ko
厂 商:CAPCOM
机 种:GBA
发售日:2001.12.21(J)/2002.4.16(U)/2002.6.28(E)
类 型:RPG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龙之战士2”也在年底来到了GBA上,GBA真的是一台实现10年前的SFC掌机化的硬件啊。基本上,本作的表现与前作一样,除了由于GBA屏幕解析度而做出的一些画面调整外,完全移植了SFC版的内容,并加入了方便的即时存档功能。原作可以说是CAPCOM在SFC上最出色的RPG,素质相当高,能够在GBA上重温是很让人感动的事情。游戏获得了FAMI通29分评价,销量是10万。
铁拳A
英文名:Tekken Advance
厂 商:NAMCO
机 种:GBA
发售日:2001.12.21(J)/2001.1.28(U)/2001.3.29(E)
类 型:FTG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除了“钻机小子”和“风之克罗诺亚”,NAMCO居然把“铁拳”都搬上了GBA,实在是让人下巴掉地。而游戏的标题以及选人画面包括音乐都实实在在的让玩过PS版“铁拳3”的玩家感到震撼:难道GBA真的可以……?但实际的游戏画面还是证实了GBA毕竟不是一个以3D见长的掌机:虽然场地和角色确实是以3D描绘的,但建模都比较简单,不要说与PS的“铁拳3”相比,就是比起32位次世代主机最初的VF和TK来也有所不及,只能说是凑合着做出了角色的模样而已。招数方面由于GBA的按键数量也做了大幅的简化,只有拳脚投三个功能键,而相应的,有名的十连技的指令也变得简单了许多。游戏中登场的角色只有10人,不过练习、挑战以及组队战等模式倒是一应俱全,而且组队战中是可以实现随时换人的。游戏被FAMI通给予29分评价,销量不到3万。
7摩尔莫斯骑兵队
英文名:Seven: Molmorth no Kiheitai
厂 商:NAMCO
机 种:PS2
发售日:2000.12.21
类 型:RPG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NAMCO的第一个以DVD为媒体的游戏。游戏讲述传说中7名勇士封印了妖魔,而预言千年之后妖魔复活时也需要7名勇士合力战斗才能将其再度封印。于是,身为王国见习骑士的主角与同伴一行7人出征了。
游戏一共设计了男女不同的16种职业,分别是男性的骑士、幻术师、僧侣、魔法师、弓箭手、武士、吟游者、剑士、战士和魔骑士,女性的神官、精灵、女武神、忍者、巫女和圣骑士。而队伍中最多可以有14人。战斗时战场分为12个格子,7名出场角色将分作三排,玩家可以针对敌人的特性来安排各角色的位置,以便充分发挥其长处。游戏完全没有使用3D技术,而是用朴实的2D手绘画风来表现。游戏获得了10万的销量。其续作就是“维纳斯与布鲁斯”。
游戏截图: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梦幻之星网络版
英文名:Phantasy Star Online
厂 商:SEGA
机 种:DC
发售日:2000.12.21(J)/2001.1.29(U)/2001.2.23(E)
类 型:RPG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家用主机史上第一款真正意义的网络游戏。借助了传统RPG名作的世界观,游戏的完成度非常高,3个种族的不同角色能力差异十分明显,名称不同所带来的各种不同属性及其所对应的道具获得几率也很值得研究,丰富多彩的特殊道具令游戏的可探索性大增。基本上游戏是以动作RPG的方式进行,轻、重、特殊三种攻击方式的按键节奏比较微妙,效果也各有千秋。而画面表现非常出色,全3D的场景和角色完全没有影响流畅度,SONIC TEAM的技术力实在是令人惊叹。为了对应网络交流,游戏还专门配置了DC的专用键盘控制器,当然在手柄上也可以定义各种快捷键。
本作获得了FAMI通37分的超白金殿堂评价,并且在当年的CESA评选中力克FF9和DQ7荣获最佳游戏大奖,同时夺得了最佳编程、最佳设计和最优秀新概念奖。可惜这样的作品也只能获得20万的销量,DC确实是气数已尽。游戏唯一的不足就是单机版无法对应多人进行,这一点在后来的GC以及XBOX移植版中得到了改善。
游戏截图: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月华的剑士2最终版
英文名:Bakumatsu Rouman Dai Ni Maku: Gekka no Kenshi Final Edition / Last Blade 2
厂 商:SNK
机 种:DC
发售日:2000.12.21(J)/2001.8.6(U)
类 型:FTG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本作移植到DC是当年的SNK与世嘉亲密关系的最后举动。不过当时SNK已经濒临绝境,游戏的完成度也有所降低,不能对应VGA不说,居然还需要读盘,这对于DC来说简直就是耻辱。好在游戏的操作手感还算不错,流畅度并不输给街机版,而且追加了官方的画集资料收藏模式,颇有价值。就作品本身来说,系统方面基本上已经做到了2D刀剑格斗游戏的极限水准,算是对于当年的SNK的一个临终纪念吧。FAMI通给了本作26分评价,销量不到2万。
游戏截图: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索尼克聚会
英文名:Sonic Shuffle
厂 商:SEGA
机 种:DC
发售日:2000.11.13(U)/2000.12.21(J)/2001.3.9(E)
类 型:TAB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马里奥有了聚会,古惑狼也有了聚会,索尼克也终于按捺不住了,在年末也来火上一把。游戏的方式与另外两个也差不多,玩家要先以大富翁的桌面方式进行,掷骰子来决定行动步数,然后就可以进入一个个迷你游戏。画面上使用了带有黑边的卡通渲染技术,效果还不错,而支持4P进行也是理所当然的。可惜以当时DC的形势,游戏的销量只有4万。
游戏截图: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J联盟创造职业球会 特大号
英文名:Soccer Tsuku Tokudai Gou J-League Pro Soccer Club o Tsukurou
厂 商:SEGA
机 种:DC
发售日:2000.12.21
类 型:SLG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球会系列是世嘉家用机原创作品的中坚力量之一。在SS版两作获得成功后,该系列的发展理念就基本定型,剩下来的就是进一步的完善系统和更新资料。这款“特大号”就是这样的典型资料片。游戏除了在DC版前作的基础上添加了最新的国内联赛资料以及球员数据外,依然继承了诸如来自《天使之翼》的隐藏球员等要素。FAMI通打出了32分的金殿堂评价,游戏的销量是12万。
次年年底,世嘉继续在DC上推出了“特大号2”作为该主机的最后一作,之后就以“球会2002”而全面转投到PS2上了。
元气战士
英文名:Gunspike / Cannon Spike
厂 商:CAPCOM
机 种:DC
发售日:2000.11.14(U)/2000.12.21(J)/2001.5.3(E)
类 型:STG(纵版射击)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这是彩京和CAPCOM在DC版“武装飞鸟2”之后又一次合作,也是彩京在MODEL2上两度出击后首次使用NAOMI主板的作品。游戏中登场的角色包括“魔界村”的主角亚瑟、“街霸ZERO”的NASH、CAMMY以及原创角色滑板小子SHIBA和红发女战士SIMONE等5名,并具备轻重攻击、轻重射击、保险以及锁定等功能。游戏的关卡都很短小,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先做掉一些杂兵,然后BOSS就会登场。版面虽然很多,但能够体现彩京射击天赋的地方却不是很多,不过某些BOSS战还是隐约有后来“零式枪手2”的感觉。
由于是NAOMI主板,所以游戏当然会出现在DC上。DC的六个功能键正好适应游戏的操作方式,操作起来十分便利。此外,DC版中可以直接选用两名隐藏角色:“恶魔救世主”的小红帽和CAPCOM当红小生的洛克人,二人的实力非常强大,尤其是洛克人。虽然不像“武装飞鸟2”那么正点,但本作还是很适合随时拿出来爽上一把的。FAMI通给本作打了30分,游戏的销量是2万。
游戏截图: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梦游美国2001
英文名:Daytona USA 2001
厂 商:SEGA
机 种:DC
发售日:2000.12.21(J)/2001.3.12(U)/2001.5.11(E)
类 型:RAC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本作是对1994年春登场的街机史上最强赛车游戏“梦游美国”的一次完美强化移植。游戏中除了街机版的三条赛道、SS“梦游美国巡回版”的两条新赛道外,又增加了3条全新赛道,这是对该系列一直以来赛道数量偏少的一大补充。而最大的提升当然是在画面方面了,对应VGA输出的超高画质、从地平线开始描绘的图像效果即使是相比如今的大作也不显逊色,如果相比1995年SS版“梦游美国”、2000年的本作再到2005年XBOX版的“OUTRUN2”,我们可以发现赛车游戏在画面上的提升在DC时代就几乎到了极限。虽然这不是猪头所一直以来盼望的“梦游美国2”,但也算是DC的一个临终留念了。
在操作方面,本作比较独特,DC的小摇杆灵敏度非常高,如果不对摇杆压力进行设置而使用默认状态的话,很容易发生转弯过度的打滑现象,这一点需要玩家慢慢适应。本作的隐藏车辆相当丰富,其中火箭更是将游戏的疯狂竞速理念发挥到极致,不过想要获得火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游戏获得FAMI通31分评价,销量是11万,在DC那个最后的年末商战中算是不错的表现。
游戏截图: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大盗五卫门 冒险时代活剧
英文名:Bouken Jidai Katsugeki: Goemon
厂 商:KONAMI
机 种:PS2
发售日:2000.12.21
类 型:3D ACT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PS2主机上的首个也是唯一的“大盗五卫门”作品。游戏自然是实现了全面的3D化,但这次五卫门的武器居然是剑而不是经典的烟斗!身边还多了一只白猫做帮手,而惠比寿丸、佐助和雅也都会出场。不过在华丽的3D场景和流畅的动作之下,游戏本身的系统却有些问题:玩家只能使用五卫门一个人,武器打击的手感很差,很多时候都会觉得武器实在太短了,而视点方面也比较恶劣,在这方面甚至远不及N64版的系列作品。而本作也成为了迄今为止家用主机上的最后一款系列新作,此后再也看不到系列的高产现象,KONAMI难道是作累了?
耀西物语
英文名:Yoshi's Story
厂 商:任天堂
机 种:N64
发售日:1997.12.21(J)/1998.3.1(U)/1998.5.10(E)
类 型:ACT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本作可以看作是SFC版“超级马里奥5耀西岛”的续集。游戏依然使用了蜡笔绘图的风格,如同漫画书一般的游戏界面给人很温馨的感觉。场景和角色都实现了3D化,但基本玩法依然是2D方式,耀西可以获得的水果种类更多,动作和声音也更加可爱。游戏的过关方式很特别,只要搜集全部的水果就可以,不带一丝杀戮的气息,当然,BOSS战还是有的。游戏的操作极为流畅,关卡数量也很多,画面色彩缤纷,充分显示了N64的优势。本作的最终销量是99万,全球累计285万,任天堂自家的东西还是不愁销路的。
VR战士对格斗之蛇
英文名:Fighters Megamix
厂 商:SEGA
机 种:SS
发售日:1996.12.21
类 型:3D FTG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世嘉当年为SS玩家奉献的圣诞大餐。当时在街机版“VR战士3”出台之后不久,世嘉某高层就表示年底会推出超级大作对抗FF7,其中之一就是VF3。此言引起一片哗然,因为无论是SS的机能还是制作周期上,这都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不过本作的出现,倒是确实可以称为不亚于VF3的超大作。
本作集合了VF2以及FV的全部角色和场景,并且这一次的VF场地是没有边界的。由于应用了在SS版FV移植时所使用的古罗氏描影法,虽然游戏的解析度比SS版VF2有所降低,但却令VF2角色们也终于享受到了光影处理的魅力;而在VF3中出现的侧闪要素和FV中的后手翻,这次也成为全角色的通用技巧;此外,VF的角色可以使用VF3的部分新招数,FV的角色也有新招加入。单单是这些已经可以让玩家为之疯狂了。但AM2却并没有满足于此,由于这是SS的原创作品,游戏中还加入了细致的练习模式,系统方面也准备了VF和FV两套:VF模式中没有受身、破甲概念,完全要依靠真实的本领来对战;FV模式则全面加入破甲技和击出场外的设计,很多招数的判定都会发生变化。
FAMI通为本作打出35分白金殿堂,而在此之后SS就只有一款“AZEL铁甲飞龙RPG”达到这个分数。游戏的销量达到了63万,这也是SS作品最后一次超过60万销量。
银河战役
英文名:Quo Vadis
厂 商:GLAMS
机 种:SS
发售日:1995.12.21
类 型:SLG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GLAMS公司的第一个作品。游戏描述了发生在整个银河系的壮大战争,以星际舰队之间的战役为主要内容,穿插了大量的动画和CG片段,并交织了角色之间的友情与爱情故事。游戏的人设是《超时空要塞》的美树本晴彦,并有着大量的声优助阵,是一款典型的日式星际幻想模拟游戏。
龙虎之拳2
英文名:Ryuuko no Ken 2
厂 商:SAURUS
机 种:SFC
发售日:1994.12.21
类 型:FTG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SNK经典对战游戏的移植版。游戏同样使用了32M大容量,完整再现了街机版的双焦视觉放缩效果,除了角色比例略小外,各种必杀技、超必杀都没有被削减,街机版中的隐藏角色——“饿狼传说”的吉斯也同样可以用秘技选出。不过原作的操作感并不是很好,在SFC版中尽管可以设置按键,也没有得到多少改善。这也是SNK作品在当年的16位家用主机上的最后一款卡带移植版。
46亿年物语
英文名:46 Okunen Monogatari - Harukanaru Eden e / EVO - The Search for Eden
厂 商:ENIX
机 种:SFC
发售日:1992.12.21
类 型:A.RPG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从PC98移植的特色之作。玩家要从操作远古时代的原始鱼开始,经历逐步的进化,发展成为两栖类、爬虫类、恐龙类、鸟类、哺乳类、猿猴类,直到最终进化为人类。游戏画面制作精细,整个流程犹如观看了一遍生物发展的历史,吃掉不同的生物决定不同的进化形态的设定非常独特。而游戏中还隐藏着许多小秘密,诸如UFO的出现以及鸟儿天堂等。
本作的制作方是ALMANIC,ENIX的另一款有名的育成游戏“J计划”也是出自该社的手笔。
信长的野望 武将风云录
英文名:Super Nobunaga no Yabou: Bushou Fuuunroku / Nobunaga's Ambition: Lord of Darkness
厂 商:KOEI
机 种:FC/SFC/MD/PC-E SCD
发售日:1991.12.20(MD)/1991.12.21(FC.SFC)/1993.2.27(PC-E SCD)
类 型:SLG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FC主机上第三款也是最后一款“信长的野望”系列作品,同时也是该系列第一次登场另外的三大主机,可以说这部作品对于KOEI的意义是非凡的。
相比前作,游戏中增加了九州和奥州的版图,国家一共有48个,也因此追加了铁甲船等新型兵种和海战要素,作为信长军团引以为傲的铁炮的威力被进一步提升。而游戏的最大不同之处则是更多文化成分的引入,茶器、茶会、和歌等设定的出现使得游戏被称为是系列的异色极端。游戏的SFC版销量达到33万,是系列作品的最高。
宇宙巡航机3
英文名:Gradius III
厂 商:KONAMI
机 种:SFC
发售日:1990.12.21(J)/1991.8(U)
类 型:STG(横版射击)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同样是在SFC主机发售一个月之际移植的街机名作,这是作为任天堂在FC时代黄金搭档的KONAMI参入SFC的首发作品。本作的移植周期与“快打旋风”很接近,不过移植的完整度相比之下就要高得多——当然本作移植的要求也确实要比后者低。
因为前作曾经在街机和FC两个领域都获得了至高的评价,KONAMI对于本作的移植也是十分仔细,在这个版本中有意降低了游戏的难度,并增加了许多独有的原创关卡和秘技,以让更多玩家能够投入其中,领略新硬件的魅力。游戏获得了FAMI通33分的金殿堂评价,并入选1990年度家用机十佳动作射击游戏,同时荣获最佳移植奖,从中不难看出任天堂及其第三方软件商为了替晚于对手机种两年多发售的SFC造势,确实是煞费苦心。
快打旋风
英文名:Final Fight
厂 商:CAPCOM
机 种:SFC
发售日:1990.12.21(J)/1991.11.10(U)
类 型:清版打斗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当时为止,家用主机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拥有如此强大的画面、如此流畅的操作的清版打斗类游戏,其震撼力几乎不亚于街机版问世之际。不过SFC的机能毕竟相比CPS1主板还是存在差距,游戏的缩水显而易见:角色只有CODY与哈格市长2人,同屏只能出现3个敌人,关卡也少了一个,尤为重要的是竟然不能双打!这使得游戏的可玩性大大降低——当然,这是相对街机版而言的,如果是家用机领域的话,相比MD在半年后推出的“怒之铁拳”,本作的角色描绘和操作性显然就不是一个档次。单单是看看画面,SFC就能把大多数的街机玩家吸引过去。
本作获得了69万的销量,全球累计156万,是CAPCOM同类型作品在家用主机的最高销量,后来CAPCOM还专门推出了可以使用GUY的版本。而该系列的续作居然没有在街机登场,而是成为了SFC主机的独占作品。
游戏截图: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银河武者亚士达
英文名:Musha Aleste / M.U.S.H.A.
厂 商:COMPILE
机 种:MD
发售日:1990.12.21
类 型:STG(纵版射击)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这是COMPILE的代表作“亚士达战机”系列的MD版。日语的“武者”在英文中就是MUSHA,不过游戏的英文名称“M.U.S.H.A.”的含义却是“Metallic Uniframe Super Hybird Armor”,典型的文字把戏。
由于有STG专家TOAPLAN的合作,游戏中虽然机体比例较大,但手感并不迟钝,只要玩家能保持火力强大,打起来很过瘾。游戏在1991年度MD评选中获得最佳游戏第9位,并击败了“太空战斗机2”、“鲛鲛鲛”、“雷电”、“空牙”等名作而摘得最佳射击游戏桂冠。
伊苏1+2
英文名:Ys I + II
厂 商:HUDSON
机 种:PC-E CD
发售日:1989.12.21
类 型:A.RPG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本作是“伊苏”系列在FC、SMS移植版之后首次登场PC-E平台。借助光碟媒体的优势,游戏不仅一次性收录了系列前两部作品的全部内容,而且加入了大量的语音以及动画效果,被誉为系列移植版本最高杰作的作品。实际上,系列中只有前两作才是主角红发ADOL在伊苏国遗址艾斯塔里亚的冒险经历,其后的作品仅仅是沿用了经典的名称而已,这两部作品对于整个系列世界观的构架是功不可没的。本作获得了FAMI通35分白金殿堂,是PC-E光碟游戏中唯一的白金殿堂,并获得了1989年度游戏评选的最佳A.RPG奖。
地狱极乐丸
英文名:Jigoku Gokuraku Maru / Kabuki Quantum Fighter
厂 商:HAL
机 种:FC
发售日:1990.12.21
类 型:ACT
注:点图片,即可查看下一张主角是古代歌舞伎的后人,为了制止暴走的计算机而进入程序内部寻找真相。利用一头红发攻击的方式当时非常引人注目,吊在横梁上跳跃前进的操作感也相当顺畅,加上游戏中的版面机关设置,技巧性不亚于“赤影战士”或者“忍者龙剑传”系列。本作是当时较为流行的作品之一,一共5关的流程虽然略显短小,但攻关的乐趣还是很高的。
游戏的开发方是HAL,这家当时并不出名的小厂在对任天堂作品内涵的把握方面颇有火候,正是这一点引起了任天堂的注意,使得该厂后来成为了任天堂重要的第二方。
本文地址:游戏百科频道 https://www.eeeoo.cn/game/1140064.html,嗨游网一个专业手游免费下载攻略知识分享平台,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分享,不对内容负责,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