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发心,一切所行悉皆回向众生与菩提。
诵经後可先回向总体(十方法界),再回向较明确的个体。
一、回向内容,略举三说:
1. 慧远於《大乘义章》说明:“回己善法有所趋向,是名回向”。《华严经》十回向义为:1) 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2) 不坏回向; 3) 等一切佛回向;4) 至一切处回向;5) 无尽功德藏回向;6) 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7) 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8) 如相回向;9) 无缚无著解脱回向;10) 法界无量回向。
2. 依般若空之说,若了无回向者、回向法、回向处之心相,方可谓真回向。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译)回向品:“无有法能回向法,是名正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 依净土宗之说,回向有二:1) 往相回向,回施自己过去及今生之功德於众生,而愿共生净土;2) 还相回向,已生净土後,生大悲心,再回入此土教化众生,以期共向佛道。
因此,以究竟义而言,总体回向或个体回向,均为修行者阶段性的的功课。
俾使行者发心、行愿,至无心可发,是真正的回向。
二、回向文
上述回向文属於总体回向,至於个体回向,则视个人需求而定。
并无特定体裁,诚心便佳。
由此可知,回向总体以後,再回向个体,亦是修行者惕励自己,须得时刻精进,直至究竟。
心经念好怎样回逈善知识您好,回向并无规定的格式或内容,只要是善心善愿,都可以回向。通常大家喜欢用的回向有:“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皆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往生极乐国。”,此外还可以加上自己比如治好病、求一个好工作等。按佛言祖语,回向是一个殊胜的修持方法,如果能将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法界,回向者本人所获功德无量无变。就如一个人拿灯点亮所有的灯一样,他自己的灯并不会减少,反而因此积累更加的功德。祝吉祥,南无阿弥陀佛!
母亲读心经怎样回响给儿孑可以这样回向:愿以此诵经功德,回向给我的儿子XXX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学业进步,高考取得优异成绩。(三遍)(这是高考类的回向,其它回向自己按自己的愿望灵活回向即可)
初学者念《心经》,求念心经的一些规矩念诵心经之前先刷牙漱口,因为吃过东西会有口味,这是虔诚做法。念经前先拿一杯开水放在你面前,或放在菩萨神台上。念完心经时开水是可以喝的,因为这杯水是你求来的圣水。在念心经时,先合掌三拜三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如果在念心经时有不顺或念错,要从头念起。因为还有其他众生都想闻佛法的,所以在念诵时要清晰准确。念完心经后要念回向文: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念完回向文再合掌三拜三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如果你能每天静心念心经,会慢慢觉得自己在精神面貌改变很多,心情明朗,烦恼减少,自然身心健康了!上面先写念心经前后过程和念经的好处。你问念心经的一些规矩?1、先看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念心经和念佛圣号什么时候念都可以的。2、你可以定每天念30分钟或定念几次。如果念108次的话用时间要90分钟左右。假如你发愿每天念心经30次,那每天只能多念不能少于30次。3、念心经;有合掌站着念,有合掌跪着念,有合掌打坐念,(睡着念不是很好)4、如果不点香的话,可以双手合掌拜三拜念三次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走路是可以念,但我觉得不如打坐念好。走路可以念阿弥陀佛圣号。5、念经是没有规定多少的,你能静心念而没杂念,这种念经法是修身修心了。心有杂念念一万次也是空费力。念心经前后上面已经讲过了。为别人祈祷,你可以说求观音菩萨保佑他出入平安,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我觉得在佛面前是不好求发财的,自己今生有多少财富,也是前生积累的,所以不须要求了。
念心经最后一句要读三次,心经最后一句是从哪里到哪里?求解《心经》最后一句是: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以《心经》为例,给您一个 简易 的诵经模式:(第一步,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第二步,诵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 碍 无 碍故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第三步,回向)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附注:诵经的模式,因“宗派”的不同,有 些许不同,如果您已有传承的上师 或 已有亲近的法师,应当按照您的上师或法师的教导诵经。
本文地址:IT知识频道 https://www.eeeoo.cn/itzhishi/923411.html,嗨游网一个专业手游免费下载攻略知识分享平台,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分享,不对内容负责,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