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序言
6 月 1 号,NVIDIA 在 COMPUTEX 主题演讲上正式发布了两款全新的显卡——GeForce RTX 3080 Ti 与 GeForce RTX 3070 Ti。在 GeForce RTX 3080 Ti NDA 解禁当天我们已经对 RTX 3080Ti 进行过详尽的评测《RTX3080 Ti 首发评测:苦等半年,它是玩家们的救星吗?》,不得不说,RTX 3080 Ti 确实是给力,性能相当接近旗舰 RTX 3090。那另外一款新显卡 GeForce RTX 3070 Ti(下述简称“RTX 3070 Ti”),又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
从命名上,RTX 3070 Ti 定位介于 RTX 3080 与 RTX 3070 之间,这样 NVIDIA 中到高端光追显卡布局基本满编状态,之后应该会是专心推出 RTX 3060 6G,或者是 RTX 3050/Ti。
只是 RTX 3070 Ti 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采用 GA102 核心,而是采用 GA104 核心,怎么说还是有点小失望的,毕竟 Ti 后缀的产品规格应该会很贴近上级产品才对,例如 RTX 3080 Ti 与 RTX 3060 Ti。
GA10X 核心 SM 组
实际上 Ampere 架构的 GA102/GA104/GA106 采用了同样的 SM 模块,只是每个核心由不同数量的 GPC,以及每个 GPC 内含的 SM 模块也不一样。
GA102 核心
如 GA102,内含 7 个 GPC,每个 GPC 中有 12 个 SM 模块,完整核心共 84 个 SM 模块,10752 个 CUDA 核心,84 个二代 RT Cores,336 个三代 Tensors Cores;
GA104 核心
而 GA104,内含 6 个 GPC,但是每个 GPC 中仅有 8 个 SM 模块,完整核心共 48 个 SAM 模块,6144 个 CUDA 核心,48 个二代 RT Cores,192 个三代 Tensors Cores。
这样你就知道 GA102 与 GA104 两者的差距,也清楚为何笔者说可惜 RTX 3070 Ti 不是用 GA102 核心了。RTX 3070 Ti 与 RTX 3080 两者核心规格上的差距还是足够塞一个型号显卡,难道 se 或者是 Ultra 系列会重新被启用?
题外话就不多说了,还是先来看看 RTX 3070 Ti 这块显卡本身吧。RTX 3070 Ti 采用满血版本 GA104 核心,核心编号为 GA104-400,拥有 48 组 SM 模组,以及 6144 个 CUDA 运算单元。同时为提升性能配备了速度更高的 GDDR6X 19Gbps 显存颗粒,配合上 256Bit 显存位宽,其显存带宽也达到了 608.3 GB/s。
同样是 Ti 后缀的产物,相比起 RTX 3080 Ti,RTX 3070 Ti 规格是很难跟上了的;相比 RTX 3070,其多了两组 SM 模块,核心频率和显存规格也更高,从理论上来看,性能定会比 RTX 3070 提升不少。
对比过去同定位的 RTX 2070 Super,三星 8nm 工艺为 RTX 3070 Ti 带来了更多的晶体管,而且核心面积也更少了。SM 数量其实差距并不大,但是 Ampere 架构有着更强大、更高效能的 SM 模组,RTX 3070 Ti 整个核心规格是要比 RTX 2070 Super 更为强大。
所以这一次测试,我们把 RTX 2070 Super、RTX 3070,以及 RTX 3080 加入到我们的对比测试中,让大家更直观的对比哪款显卡更为适合自己。
2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FE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Founders Edition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Founder Edition(下称 RTX 3070 Ti FE)依旧沿用了 30 系的“家族式”外观设计,话说今年 30 系显卡的外观确实很有辨识度,正面一体流线式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与 RTX 3070 FE 的双风扇设计不同的是,RTX 3070 Ti FE 采用的是双轴流推挽式散热器,也就是正反面各一台轴流风扇。散热器原理上与 RTX 3080 Ti FE 一样,但是其散热模块细节设计上就不太一样,三块新显卡放在一起就知道谁是大哥谁是小弟了。
大大的“S”型金属边框贯穿显卡整体,塑造未来感。正面还可以看到裸露在外的大面积散热鳍片,鳍片可以传递热量往四周散发。
背面大大的“RTX 3070 Ti”,金属材质的背板显得质感十足,旁边是轴流抽风扇,与正面的风扇结合形成一个独特的风道设计。
输出接口为三个 DP 1.4a,一个 HDMI2.1,典型的公版规格。
细看正面的轴流风扇,风扇吹风引导热量往四周的鳍片流动(IO 挡板与顶部出风口),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右侧散热鳍片吸引热管传递的热量,再利用背后轴流风扇抽风吸引入冷气流,达到排出热量的效果。但是双轴流推挽式缺点就是对机箱风道有一定的要求,对于 ITX 机箱用户可不太友好,容易做成小闷罐的情况。
供电依旧是 Micro-Fit 12Pin 接口,自带 Micro-Fit 12Pin 转双 8Pin 转换线,这对于带 TDP 只有 290W 的 RTX 3070 Ti FE 可以说绰绰有余了。
最后放一张公版的全家福,可以看到 RTX 3070 Ti FE 的整体长度处于中间,辨识度还是比高的。除了 RTX 3090 FE 外,几块 RTX 3000 系列 FE 显卡其实都是双槽的设计。
3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FE,拆解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Founders Edition,拆解
FE 公版看着都是一个整体,但是边框位置带上几个固定螺丝的内嵌位置,顶盖自带磁吸功能吸附在边框上,只是一体设计真好,难以发现位置。
核心背面是 4 颗 POSCAP 电容
风扇接口排线
拆下 IO 挡板以后,可以看到后面的散热鳍片,这鳍片厚度也是相当饱满了。
跟散热器比起来,整个 PCB 小巧了不少,元器件排布非常密集,空间利用可以说是比较高。
散热器上纯铜散热底座与 VRM、显存辅助散热模块镶嵌在一起,而达到更强的辅助散热效果,均在显存、VRM 位置上配备高导热效能的散热垫。
因为特别的显卡散热构造,显卡的 PCB 也采用了异形设计,右侧为那独特的半圆。
背面排布了各种元器件。
核心本体编号 GA104-400-A1,跟 GA102 相比这个封装面积就小巧不少了,生产周期 21 年第 9 周(即是 21 年 2 月),四周被 8 颗镁光显存和电容包围。
POSCAP 电容与众多 MLCC 配合使用
RTX 3070 Ti 最大的提升除了完整 GA104 核心外,还有就是 GDDR6X 显存颗粒。FBGA 编号为 D8BWW,详细的颗粒编号:MT61K256M32JE-19G:T,这一颗有着 19Gbps 的传输速度的显存颗粒,单个颗粒容量为 1G,单颗显存位宽为 32Bit。一般常见于旗舰级显卡或者是次旗舰显卡上,而 RTX 3070 Ti 能用上,也只能说老黄为提升性能也只能这样做了。但是配备 GDDR6X 后,整个 PCB 的电路设计变得更为密集,也因此,得再次优化线路设计。
整块显卡采用了 10+2 供电设计,其中 10 相为 GPU 核心供电,2 相为显存供电。左侧 PCB 中配备了 GPU 核心的 6 相供电设计(uP9512R 控制),但 PCB 板上余下了四个空焊的位置,这可以方便 AIC 厂商配备 更强的供电设计。
右侧上面的 4 相同样是 GPU 核心供电模块(RT8845A 控制),而右下角的 2 项为显存供电设计(uS5650Q)。
每相供电均配备了由 ALPHA&OMEGA 出品的 DrMos 芯片,封装编号为 BLN0,详细的编号为 AOZ5311NQI,单颗连续输出电流值可达 55A。
UPI uP9512R,显卡 PCB 右侧供电的主控,这是一颗 8 相 PWM 控制器。在中高端显卡中较常使用,而旗舰显卡一般采用两颗配合协同管理多相电路。UPI PWM 控制芯片可以说是 NVIDIA 显卡的标配了,基本每块 N 卡都能看到其身影。
RT8845A,同样是一颗 PWM 控制芯片,最多能控制 4 相供电。RTX 3070 Ti 这里是配合 UPI uP9512R 一起使用,以达到同样管理 10 相核心供电的设计。
4 索泰 RTX 3070 Ti X GAMING OC
索泰 RTX 3070 Ti X GAMING OC
接下来介绍本次显卡评测所使用的显卡索泰 RTX 3070 Ti X GAMING OC(下称 RTX 3070 Ti X GAMING OC)。
近年来索泰中高端显卡设计明显走年轻化路线,前有至尊转生变成天启,后有 X GAMING 系列以简约而又时尚的外观造型。全新的粉白蓝三色撞色设计打破以往显卡固有的“电竞元素”桎梏,散发出青春悦动的活泼气息。
挡板上方带有散热格栅,输出接口为三个 DP 1.4a 和一个 HDMI 2.1,玩家可以轻松组建多显示器平台,带来更加广阔的屏幕视野,提升游戏体验;同时多屏输出也可以轻松提升工作效率,日常娱乐、阅读屏幕内容一览便知。
显卡顶部配备了蓝色 LED LOGO 灯,自带呼吸灯效果,青春活力的外表下也有自己炫酷个性的一面。
显卡正面配备了三块盾鳞风扇,支持智能启停技术,11 片均匀排列的扇叶采用鲨鱼盾鳞结构的仿生设计,搭配凸起整流模块,可以有效降低风阻,减少空气乱流,运行时相比普通的散热风扇能带来更多风量,同时也更加安静。
背部是一块一体铸型的多彩金属背板,尾部的镂空格栅设计带来更大的风道空间,这种设计可以将散热鳍片上的热量高效排出。
辅助供电配备双 8pin 设计,加上 PCIe 插槽一共可以实现 375W 的供电,轻松满足 RTX 3070 Ti X GAMING OC 显卡 290W TDP 的需求。而反向插口设计,让用户在装机的时候更加容易插拔供电。
5 索泰 RTX 3070 Ti X GAMING OC,拆解
索泰 RTX 3070 Ti X GAMING OC,拆解
从 PCB 板型来看,RTX 3070 Ti X GAMING OC 所使用的此款 PCB 是由 RTX 3070 FE 公版 PCB 改良而来的。
翻查一下资料,发现其 PCB 布局上与 RTX 3070 X GAMING OC PCB 板有些放的差别,但整体来说,PCB 板型可以用“短小精悍”来形容。
GA104-400 核心编号,生产周期 21 年第 14 周(即是 21 年 3 月),四周是 8 颗 GDDR6X 显存颗粒,组成 8GB 256Bit 的显存规格。
S.E.P 供电模块,可以看到排布了密密麻麻的电容,可以有效降低输出电流纹波,为显卡稳定运行带来高效的供电保障,在玩家进行进阶超频的过程中也能提供更加出色的电流稳定性。
由镁光生产的 GDDR6X 的显存,FBGA 编号为 D8BWW,从官网可查到详细的颗粒编号:MT61K256M32JE-19G:T,单个颗粒容量为 1G,单颗显存位宽为 32Bit。也因为有着 19Gbps 高传输速度,其发热量可不低,颗粒正面与 PCB 背面位置都带上辅助散热。
上图为左侧的 10 相 GPU 核心供电设计,每相带上滤波电容,全封闭电感,以及 DrMos 芯片。
GPU 核心主控为 UPI 出口的 uP9512R 8 相 PWM 控制器,而核心供电余下的 2 相供电则需要其它 PWM 芯片协同处理。
GPU 核心供电所采用的 DrMos 芯片来自 ALPHA&OMEGA 出品的 AOZ5311NQI,单颗连续输出电流值可达 55A,10 相核心供电,那 550A 连续输出电流值也是比较厉害的。
右侧为 2 相显存供电设计,每相供电配备了独立的上下桥设计,型号分别为 QN3107 和 QN3103
6 索泰 RTX 3070 Ti X GAMING OC,散热器
索泰 RTX 3070 Ti X GAMING OC,散热器
RTX 3070 Ti X GAMING 散热模块由冰镜导热模组+冰脉复合热管两个部分组成,冰镜导热模组主要将 GPU 核心和显存产生的热量导至热管,冰脉复合热管则将这些热量通过风扇气流导出,两者组成一套高效、冷静的散热系统。
散热器上显存和供电的相应位置都覆盖上相应的导热贴,让显存和供电模块不会因受高温而影响运行。要知道 GDDR6X 显存发热量可相当大,有了这层措施便能让显卡能够运行更加稳定。
冰镜导热模组,可以看到散热铜底表面平整、做工扎实,镜面铜底直触的设计可以更好地与 GPU 核心进行贴合,从而使提升热量的传递,加强散热效能。
六根冰脉复合热管,通过增加热管壁的厚度,加快冷凝液导热循环,有效提升热管导热效率,可以说这套散热就是为高效散热而生。
散热鳍片分布均匀,且较高的鳍片厚度能够增大散热面积,实现高效排出热量,防止热量堆积。
显卡背板配上多个高导热系数导热贴,可以为显存与 VRM 供电模块起到辅助散热的效果。
7 测试平台介绍
测试平台介绍:
作为 NVIDIA 消费级中高端显卡,性能会是不错,而且还支持 PCIe Gen 4.0 x16;所以为了尽量减少其他硬件的瓶颈,笔者选用了较为高端配件的打造这个游戏测试平台。
Intel i9-11900K、华硕 ROG STRIX Z590 吹雪与华硕龙神 II 360 一体水冷散热器三者配套使用,毕竟主板 BIOS 中开启 ABT 功能后,i9-11900K 发热量还是比较高的,而且为避免温度造成的降频影响,除噪音测试时的其余时间,把泵、泵内风扇,以及冷排风扇都调整到最高转速。
内存方面使用的是一对影驰 HOF Pro RGB DDR4-4400 C18 条子,但由于 INTEL 11 代酷睿处理器内存分频技术,最终内存手动降频到 4266MHz C18(Gear2)使用。
非公版显卡测试,我们选用的是索泰家的 RTX 3070 Ti X GAMING OC
显卡的核心频率与 FE 公版一样为 1575MHz,但 Boost 频率提升到了 1785MHz,实际跑理论性能测试与游戏时,频率会更高。
8RTX 3070 Ti VS RTX 2070 Super 性能对比
RTX 3070 Ti VS RTX 2070 Super
RTX 3070 Ti 是采用的满血 GA104 核心,而 RTX 2070 Super 采用的是削减版的 TU104 核心,两者规格参数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从 3DMARK 理论性能结果来看,RTX 3070 Ti 比 RTX 2070 Super 性能提高了 48%,分辨率与测试负载强度越高,其性能差距就越为明显。而视频创作上,PR 与达芬奇视频处理测试项中两者的差距并不太明显;同时也可以看到 RTX 3070 Ti 最大的优势还是在 CUDA 运算,以及 RTX 光追性能运算能力上。
再来看看游戏方面,这里我们没用了 RTX 3080 Ti 首发当时的画质设定,可看到 3070Ti 在 2K 分辨率下的 3A 游戏性能表现还真可以,基本有着较高的流畅度。而且游戏方向,提升还真是比较大,基本是 40%性能的提升。
9RTX 3070 Ti VS RTX 3070 性能对比
RTX 3070 Ti VS RTX 3070
看看 RTX 3070 Ti 与 RTX 3070 性能差距,怎么说呢,本来 RTX 3070 采用的 GA104 核心仅是少了两组 SM 模块,即使是满血版本的 GA104 来了,那两者的性能差跑也并不会太过于明显,只是现在加入了 19Gbps 高频率的 GDDR6X 显存,那也仅是小推一段。
相同 GA104 核心下,参数规格差别也不太大,两者创作能力测试的几个项目基本是没有差别,仅是 V-Ray 性能差别大些。
接下来看看性能表现,无论是理论性能还是游戏性能,RTX 3070 Ti 与 RTX 3070 性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约为 6%左右;差距最大的项目为 3DMARK 理论性能上。
10RTX3070 Ti VS RTX 3080 性能对比
RTX3070 Ti VS RTX 3080
刚才已经对比了 RTX 3070,那老哥 RTX 3080 也少不了的嘛。凭借着 GA102 核心规格的优势,RTX 3080 性能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3DMARK 理论性能项目上就与 RTX 3070 Ti 拉开了 17%性能差跑。
创作能力测试中的几项测试性能差距浮动性还是有点大,Blender 项目利用的是 CUDA 运算单元,那 GA102 核心架构性能猛是肯定的了。至于 PR 与达芬奇视频创作上,两者性能差距也达到了 9%。
至于游戏测试方面,那差距也是比较明显的,而且随着分辨率与光线追踪技术的加入,两者的差距也被拉开到了 15%。
11 温度,噪音,功耗测试
非公版的优点:温度,噪音,功耗
测试环境为统一的 DIY 评测室小房中,裸平台测试,环境噪音保持在 35.2 dBA;而室温温度则是利用空调制冷恒定在 25 度。利用 Furmark 测试软件,我们对显卡进行烤机测试,同步打开最新版本的 GPU-Z,可查看到显卡的温度、显存温度、风扇转速、功耗,以及供电功耗等信息,并烤机 15 分钟后进行数值记录。
非公版 RTX 3070 Ti 最大的优势就在于 PCB 供电与散热器模块上,强大的散热器让能显卡在高负载时还能保持着高频,且温度还比 FE 公版更低,而且显存温度也能照顾得很好。
我们结合 RTX 3080 Ti 首发评测时测试出来的其它显卡数据进行横向的对比,RTX3070 Ti FE 温度控制有此放的高,仅次于 RTX 3080 显卡,其噪音值保持在主流水平,那笔者认为 RTX3070 Ti FE 散热表现还是比较中规中矩。
而综合表现最好的就是本次参测的索泰 RTX 3070 Ti X GAMING OC,核心温度为 65.2 度,显存温度为 80 度,噪音更仅为 45.6 dBA,这明显得益于其采用的三风扇多热管设计的散热器模组。
功耗对比
功耗控制,其实还是得看该款显卡的 TDP 功耗设计,即便是非公版 RTX 3070 Ti 也会被控制在 TDP 设计下。那我们来看看 RTX 3070 Ti 到底需要多少功率的供电,整块显卡的功率为 289.4W,其中双 8Pin 重负载时功率为 244.7W,那若是与笔者一样配备 i9 处理器器,购买 650W 金牌 80PLUS 电源即可满足 RTX 3070 Ti 使用需求。
12 超频测试
超频测试
超频测试我们使用了非公版索泰 RTX 3070 Ti X GAMING OC,Time Spy 默认频率下测试得出 GPU 分数为 14410,40 秒时 GPU 核心运行频率为 1875MHz.
利用索泰自家的 FireStorm 软件进行超频测试,手动把 Fan1&2 风扇转速调整到 100%,解锁目标功耗与温度控制,再解锁 GPU 电压值,此时再对 GPU 与显存分别进行超频,GPU +144MHz,显存 +400MHz。最终 3DMARK Time Spy 默认频率下测试得出 GPU 分数为 15283,40 秒时 GPU 核心运行频率为 2040MHz。RTX 3070 Ti 核心轻松超过了 2GHz,而且理论性能提升了 6%。
13
总结:
或者是之前老大哥 RTX 3080 Ti 给出的成绩实在是太让人惊喜,反观这次的 RTX 3070 Ti 有点不太 Ti。RTX 3070 Ti 游戏性能仅比 RTX 3070 提升了约 6%,而与 RTX 3080 却是相差了 15%。所以很难让笔者不多想,老黄是准备在 RTX 3070 Ti 与 RTX 3080 之间再开一刀?
当然我们正面来看看 RTX 3070 Ti 这块显卡,作为一款中高端显卡,RTX 3070 Ti 比上代 RTX 2070 Super 提升还是相当多的,完全就是多方面全面压倒性的提升。这都是得益于三星 8nm 制造工艺,以及 NVIDIA 全新的 Ampere 架构带来的多方位提升。
至于价格方面,RTX 3070 MSPR 报价为 3899 元,而现在 RTX 3070 Ti MSPR 报价为 4499 元,这样来看似乎性价比并不算太高。但若若是能原价买到,那其实还是不错的选择吧,目前 4K 档小黄鱼就能买到 RTX 2070 Super 了。
题外话,我们来看看算力测试
没太多的惊喜,RTX 3070 Ti 默认就是 40MH/s 左右的算力,并没有出现 RTX 3080 Ti,百算力之下慢慢掉算力的情况。所以入坑显卡挖矿,直接买不限算力的 RTX 3070 好了。
本文地址:网络百科频道 https://www.eeeoo.cn/wangluo/1071656.html,嗨游网一个专业手游免费下载攻略知识分享平台,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分享,不对内容负责,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