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制造工艺的进步、用户场景的不断拓展,智能手机屏幕尺寸这些年在不断变大,从 2014 年以前的 3-4 英寸,发展到 2016-2018 年的 5-5.5 英寸,再到 2021 年的 6.5 英寸以上,甚至出现 8 英寸的折叠屏手机。
大屏手机带来的最大优势在于内容显示区域的扩大,无论是看新闻追剧,还是玩游戏,大屏能带来更多的显示画面,对于视觉更友好;而且大屏手机往往带来更多的内部空间,所以电池容量可以堆得很大,续航往往不错。
不过大屏手机最大的硬伤在于机身握持感的不足,这就导致不少用户怀念追求曾经的小屏手机。
那么什么是小屏手机呢?
有人认为是 4 英寸左右,有人认为是 5.5 英寸左右,有人认为是 6.2 英寸以下。目前来看,诸如 3-4 英寸这类绝对的小屏手机几乎已经不存在,有的只是一些相对小屏的机型。
在如今大屏当道的时代我个人将【屏幕尺寸≤6.4 英寸】的机型定义为相对小屏手机,本文按照不同价位段筛选出满足【屏幕尺寸≤6.4 英寸】且比较值得选购的小屏手机,仅供参考。
文章内容每周都会及时更新(2023 年 3 月已更新)
1、选购建议先确定好预算,再明确自己的需求,什么功能特性非常重要,什么在自己将来的使用中没那么重要,最后在同价位的几款机型中横向比较找到自己满意的机型。否则一款款看下去会比较迷茫,不知道买哪款。确定好预算后,建议选购手机可以从处理器性能、屏幕素质、外观设计、拍照、视频拍摄、快充、续航、重量手感、红外遥控、扬声器种类、NFC、手机散热等方面进行考虑。每一款手机在同价位来说一定有其优点和缺点,不过都是相对而言,并不是绝对的好或者差,请客观看待。重要的是其大部分优点正是你在乎的,而其不足是你不在意的。2、具体机型分析推荐请注意:手机市场价格波动较为频繁,表格中显示的价格仅供参考,实际售价经常略有浮动或者优惠活动,建议到官方店查看最新售价;
(1)4000 以下价位魅族 18s
推荐指数:⭐️⭐️⭐️⭐️
优势:
外观简洁漂亮,做工出色有质感;6.2 英寸 120Hz+2K SuperAMOLED 屏幕,屏幕素质非常出色的小屏旗舰;8.18mm 厚、162g 重的八微曲面机身,是当前最轻薄、手感最好的旗舰机之一;超声波屏下指纹,解锁非常快,且支持湿手解锁;系统纯净简洁,无垃圾广告,无垃圾推送消息,无预装 app;X 轴线性马达+mEngine4.0,震感非常出色,媲美 iPhone;不足:
拍照一般;36W 有线充电同价位稍慢,且不支持无线充电;4000mAh 电池抗不住 120Hz+2K 屏,续航尿崩;点评:
魅族 18s 是一款小屏旗舰,难得的是它不仅做到了小屏小尺寸,还做到了硬件配置在同价位毫不缩水,是一款名副其实的小屏高端旗舰。
细细数来,魅族 18 这款机型的优势非常多:
外观漂亮有质感、顶级旗舰性能、2K 高刷屏、绝佳手感、超快屏幕指纹、三零系统(0 广告,0 推送,0 预装)、超强振动马达等等。
可以说,魅族 18s 是当前配置最出色的安卓小屏旗舰,是小屏爱好者的福音。
这款机型的不足主要还在于充电和续航,36W 有线快充不算慢,但是和同价位机型比充电速度显得很一般,4000mAh 电池很难抗住高通骁龙 888+2K 高刷屏的功耗,所以续航一般。另外拍照方面还是一如既往的魅族传统水平,有待优化提高。
iPhone SE(第三代)
推荐指数:⭐️⭐️⭐️
优势:
外观漂亮,做工质感好;A15 处理器,性能强劲;iOS 系统流畅,生态体验好;7.3mm 厚、144g 重的机身,可以说是当前手感最好的手机之一;X 轴线性马达,振感出色;电池虽小,续航还不错;不足:
只支持 5G 单卡;4.7 英寸屏幕太小,显示内容有限;相机在同价位比较一般;20W 充电器需要另外购买,且充电慢;点评:
iPhone SE(第三代)是一款入门级的小屏 iPhone,比较像 iPhone 8 的复刻版。
按照现在大众对于安卓旗舰机的评判标准来看,iPhone SE(第三代)的配置并不出彩。这确实说明一个问题:iPhone SE(第三代)并不适合大多数消费者拿去当主力机。
不过我还是认为这款机型值得推荐,因为对于小屏用户而言 iPhone SE(第三代)是市场上不可多得的好产品。
外观漂亮、做工精致、性能强劲的 A15 处理器、流畅的 iOS 系统、极其轻巧的机身、出色的振感、不错的续航,从这些方面来看市场上符合要求且在 4000 元以内的机型其实很少,iPhone SE(第三代)有其独特性。
所以,这款机型推荐给小屏爱好者,或者也可以作为备用机。
三星 Galaxy S21 FE
推荐指数:⭐️⭐️⭐️⭐️
优势:
外观漂亮,做工出色;120Hz 高刷新率 1080p 动态 A 屏,屏幕素质出色,系统流畅;3200 万前置相机,自拍不错;支持 IP68 级防水防尘、Victus 康宁大猩猩屏幕玻璃、杜比双扬声器、NFC;7.9mm 厚、177g 重的机身比较轻薄,手感出色;不足:
高通骁龙 888 处理器,功耗较高,发热较大;采用塑料后盖、Z 轴马达;25W 有线快充,同价位充电速度较慢;定价偏高,性价比一般;点评:
三星 Galaxy S21 FE 这款机型可以说是三星 Galaxy S20 FE 与三星 Galaxy S21 的结合体,既拥有与前者几乎一致的相机、快充、电池等基本配置,又具备后者处理器性能、动态 AMOLED 屏、轻薄手感、更具辨识度的外观设计等优势。
从产品来说,这是继三星 Galaxy S21 之后一款非常不错的小屏轻薄旗舰,绿色版本尤其好看。
原本定价 4599 起,同价位性价比并不高;如今降价 3500 价位,变成值得选购。
三星 Galaxy S22(小尺寸轻薄高端旗舰)
推荐指数:⭐️⭐️⭐️⭐️
优势:
外观颜值超高,做工质感顶级;120Hz 高刷新率 1080p 屏幕,屏幕素质出色,系统流畅;三星 GN3 三摄相机拍照效果还不错;支持 IP68 级防水防尘、Victus+康宁大猩猩屏幕玻璃、杜比双扬声器、NFC、X 轴线性马达;7.6mm 厚、167g 重的机身非常轻薄小巧,手感好;不足:
高通骁龙 8 Gen1 处理器,功耗较高,发热较大;25W 有线快充,同价位充电速度较慢;3700mAh 电池,容量偏小,续航不太行;点评:
三星 Galaxy S22 是三星旗下一年一度的小屏轻薄高端旗舰,最大的特色在于顶级的做工质感和非常轻薄的手感。
相对于上一代机型,三星 Galaxy S22 更加均衡,主要有以下四点提升:
处理器从高通骁龙 888 升级为高通骁龙 8Gen1,性能虽有增强,但是功耗发热加大;后置相机主摄由 1200 万像素索尼 IMX555,升级为 5000 万像素三星 GN3,影像能力更进一步;塑料后盖升级为康宁大猩猩 Vitus+玻璃后盖,质感更加出色;Z 轴线性马达升级为 X 轴线性马达;3700mAh 小电池导致的续航不佳以及 25W 快充导致的充电略慢是两点主要不足,总体来说是当前市场上难得一见的高品质小屏轻薄高端旗舰,非常适合手小的用户。
小米 12S
推荐指数:⭐️⭐️⭐️⭐️⭐️
优势:
外观漂亮有质感;高通骁龙 8Gen+ 1 处理器,带来旗舰级性能;5000 万像素索尼 IMX707 三摄+徕卡影像认证,拍照在同价位不错;67W 有线快充+50W 无线快充+10W 反向充电,充电快且充电方式全面;6.28 英寸小屏+8.16mm 厚度+182g 重量,机身轻薄,手感绝佳;支持红外遥控、NFC、X 轴线性马达、双频 GPS、哈曼卡顿双扬声器,功能齐全;不足:
无明显不足;点评:
小米 12S 是小米 12 的小幅升级款机型,同样是一款主打小尺寸的轻薄水桶旗舰。
相对于小米 12,这款机型主要升级了三点:
处理器升级为高通骁龙 8 Gen1 Plus,性能提升虽然不算很大,但是拥有更好的温控和续航表现,不再严重发烫;后置相机主摄升级为小米 12 Pro 同款的索尼 IMX707 传感器,并且获得徕卡影像认证,在拍照方面更进一步;增加了白色新配色和 512GB 大容量版本。再加上从小米 12 上延续下来的轻薄手感、全面的快充组合、齐全的功能配置等等,小米 12S 的体验达到了原本小米 12 该有的高度,是小屏党的绝佳选择。
(2)4000-5000 价位小米 13
推荐指数:⭐️⭐️⭐️⭐️⭐️
优势:
手机正面颜值颇高,尤其边框很窄;高通骁龙 8Gen 2 处理器+4642mm²VC 液冷均热板,性能散热出色;67W 有线快充+50W 无线快充+10W 反向充电,充电快且充电方式全面;6.36 英寸小屏+7.98mm 厚度+189g 重量,机身轻薄;支持 IP68 防水、红外遥控、NFC、双扬声器、X 轴线性马达、双频 GPS,功能齐全;不足:
无明显不足;点评:
小米 13 延续上一代的产品设计,依然是一款主打小尺寸的轻薄水桶旗舰。
这款机型相对于上一代产品的主要升级点有两处:
其一是外观设计,由双曲面设计换成直屏设计,而且屏幕四周边框等宽,向 iPhone 看齐。
其二是性能和堆料的升级,处理器升级为最新的高通骁龙 8 Gen2 处理器,散热升级为 4642mm²VC 液冷均热板,由此获得不错的性能和游戏表现。
其他方面相对于小米 12S 有升有降,比如后置主摄从索尼 IMX707 减配为索尼 IMX800,新增支持 IP68 防水防尘。
总体来说,小米 13 其实在同价位各方面都比较中规中矩,不算亮眼,也不拉胯,但是由于实际体验相对于前两代的小米 11、小米 12 好多了,使得这款机型的用户口碑爆棚,尤其适合手小的用户。
iPhone 12
推荐指数:⭐️⭐️⭐️⭐️
优势:
A14 处理器,性能强大;屏幕显示细腻,iOS 系统流畅,生态强大;7.4mm 厚、162g 重的机身非常轻薄,手感很好;信号相对上一代有明显提升,且支持 5G;拍照色彩还原出色,视频录制非常强大;X 轴线性马达,震感出色;配套的 Airpods、iPad、Macbook、Apple Watch 等苹果硬件生态行业领先;不足:
屏幕不支持高刷新率;电池容量较小,续航一般;20W 充电速度较慢,且充电器需要另购;点评:
iPhone 12 是 iPhone12 系列中性价比最高、最适合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
这款机型相对于前一代 iPhone 11 将屏幕四周的黑边进一步收窄,重量也从 iPhone11 的 194g 下降到 162g,同时在处理器、防水、屏幕等多处有提升。
iPhone 12 的最大争议点在于机身配色,特别是全新的蓝色。目前来说,这款蓝色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是小清新的绿色和白色都赢得一片好评,比较推荐购买这两款配色,确实看上去更漂亮更容易让人接受。
建议至少选购 128GB 及以上容量版本,以及购买 20W 充电头。
iPhone 13 mini
推荐指数:⭐️⭐️⭐️⭐️
优势:
A15 处理器,性能强大;拍照色彩还原出色,视频录制非常强大;X 轴线性马达,震感出色;屏幕显示细腻,iOS 系统流畅,生态强大;140g 重、7.65mm 厚的机身非常轻薄,手感绝佳;旗舰级硬件配置,功能比较全面;配套的 Airpods、iPad、Macbook、Apple Watch 等苹果硬件生态行业领先;不足:
屏幕不支持高刷新率;电池容量偏小,续航一般;仅支持单卡;点评:
iPhone 13 mini 是小屏轻薄机型爱好者的福音,也是小屏轻薄机型用户的当前首选。
除了机身尺寸、电池容量以及单卡以外,与 iPhone 13 在其他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作为 iPhone 12 mini 的迭代机型,iPhone 13 mini 在功能配置上主要有以下几点升级:
处理器从 A14 升级为 A15(4 核 GPU),性能更加强大;屏幕典型亮度从 625nit 升级为 800nit,阳光下等高光场景下更清晰;杜比视界 HDR 视频拍摄从最高 4K@30fps 升级为 4K@60fps;新增支持电影效果模式拍摄、智能 HDR4 照片、摄影风格等视频拍摄功能;相机防抖升级为 iPhone 12 Pro Max 同款的传感器位移式光学防抖;电池容量略有增加,续航略有提升,不过机身重量增加 7g、厚度增加 0.25mm;简单说,iPhone 13 mini 在处理器性能、屏幕亮度、视频拍摄、相机防抖和续航这几方面有升级,加上外观方面屏幕刘海面积缩小了 20%、后置相机模组采用对角线设计等等。
总体而言,iPhone 13 mini 的升级是比较常规的。
但是 iPhone 13 mini 的国内售价相比当初同容量版本的 iPhone 12 mini 大降 800 元。而且即使现在,iPhone 13 mini 在存在诸多升级的前提下,其同容量版本仅仅比 iPhone 12 mini 贵 300 块钱,可以说性价比提升非常明显了,而且还砍掉了 64GB 这个鸡肋版本。
所以,iPhone 13 mini 不仅是当前产品力最强的小屏轻薄旗舰,也是当前性价比最高、最值得选购的小屏轻薄旗舰。
不过依然要注意,iPhone 13 mini 的小电池、单卡、小屏等特征,决定了这款机型并不适合大多数消费者。
iPhone 13(目前性价比最高的 iPhone)
推荐指数:⭐️⭐️⭐️⭐️⭐️
优点:
A15 处理器,性能强大;拍照色彩还原出色,视频录制非常强大;X 轴线性马达,震感出色;屏幕显示细腻,iOS 系统流畅,生态强大;173g 重、7.65mm 厚的机身比较轻薄,手感很不错;旗舰级硬件配置,功能比较全面;配套的 Airpods、iPad、Macbook、Apple Watch 等苹果硬件生态行业领先;缺点:
屏幕不支持高刷新率;20W 充电速度较慢,且充电器需要另购;点评:
iPhone 13 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 iPhone,也是最适合大多数消费者的机型。
相对于 iPhone 13 mini,iPhone 13 的屏幕尺寸更适合大众消费者;而相对于两款 iPhone 13 Pro 机型,iPhone 13 虽然在相机、屏幕、机身材质等方面要逊色,但是售价便宜 2000 块钱以上,其售价也更容易被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而且机身较 Pro 系列两款机型分别轻 30g 和 65g,手感明显好太多了。
实际上,对于不追求高刷新率屏幕、专业拍照的用户来说,iPhone 13 具备绝大多数的 iPhone 13 Pro 系列机型的功能,日常是妥妥够用的。
与上一代的 iPhone 12 相比,iPhone 13 的功能配置主要有以下几点升级:
处理器从 A14 升级为 A15(4 核 GPU),性能更加强大;屏幕典型亮度从 625nit 升级为 800nit,阳光下等高光场景下更清晰;杜比视界 HDR 视频拍摄从最高 4K@30fps 升级为 4K@60fps;新增支持电影效果模式拍摄、智能 HDR4 照片、摄影风格等视频拍摄功能;相机防抖升级为 iPhone 12 Pro Max 同款的传感器位移式光学防抖;电池容量增加,续航进一步提升,不过机身重量增加 11g、厚度增加 0.25mm;简单说,iPhone 13 在处理器性能、屏幕亮度、视频拍摄、相机防抖和续航这几方面有升级,加上外观方面屏幕刘海面积缩小了 20%、后置相机模组采用对角线设计等等。
总体而言,iPhone 13 的升级幅度不算大,是比较常规的。
但是 iPhone 13 的国内售价相比当初同容量版本的 iPhone 12 大降 800 元。而且即使现在,iPhone 13 mini 在存在诸多升级的前提下,其同容量版本仅仅比 iPhone 12 贵 400 块钱,明显性价比更高,而且还砍掉了 64GB 这个鸡肋版本。
这就使得 iPhone 13 成为目前性价比最高、最值得选购的 iPhone。
(3)5000 以上价位iPhone 14(最合适大多数消费者的 iPhone14 系列机型)
推荐指数:⭐️⭐️⭐️⭐️⭐️
优点:
A15 处理器,性能非常强大;6GB 大内存;拍照色彩还原出色,视频录制非常强大;X 轴线性马达,震感出色;屏幕显示细腻,iOS 系统流畅,生态强大;172g 重、7.8mm 厚的机身比较轻薄,手感很不错;旗舰级硬件配置,功能比较全面;配套的 Airpods、iPad、Macbook、Apple Watch 等苹果硬件生态行业领先;缺点:
屏幕不支持高刷新率;20W 充电速度较慢,且充电器需要另购;点评:
iPhone 14 是最新一代 iPhone 系列的标准版,这款机型可以称之为挤牙膏的一代。
因为相对于上一代的 iPhone 13 来说,iPhone 14 的升级幅度非常小:
其一,处理器由四核 A15 升级为五核 A15,感知不强;其二,内存大小由 4GB 升级为 6GB,理论上更流畅并且后台驻留程序更多;其三,蓝牙、视频拍摄、传感器等一些周边配置有升级,新增车祸检测功能;而在用户比较在意的高刷新率屏幕、高像素镜头等硬件方面完全没有升级,其升级的这三点对于实际体验基本上没有明显感知。在 iPhone 13 售价更实惠的情况下,如果不追求新款或者新配色,那么更建议选购性价比更突出的 iPhone 13。
当然,iPhone 标准版机型向来喜欢挤牙膏。抛开升级幅度不大这点来看,iPhone 14 依然是 iPhone 14 系列中最适合大多数消费者的存在,与同价位其他品牌机型相比依然有着性能、系统、手感、软硬件生态等方面明显的优势。
三星 Galaxy S23(小尺寸轻薄高端旗舰)
推荐指数:⭐️⭐️⭐️⭐️⭐️
优势:
外观颜值超高,做工质感顶级;高通骁龙 8 Gen2 处理器,带来顶级性能;120Hz 自适应刷新率 1080p 屏幕,1750nit 峰值亮度,屏幕素质出色,系统流畅;三星 GN3 三摄相机拍照效果还不错;支持 IP68 级防水防尘、Victus2 康宁大猩猩屏幕玻璃、杜比双扬声器、NFC、X 轴线性马达;7.6mm 厚、168g 重的机身非常轻薄小巧,手感出色;不足:
25W 有线快充,同价位充电速度较慢;点评:
三星 Galaxy S23 是一款主打轻薄小屏的高端旗舰机,适合追求出色手感的旗舰用户。
这款机型最大的特色就在于 7.6mm 厚、168g 重的机身尺寸带来的绝佳手感。这种手感并未牺牲功能配置,三星 Galaxy S23 具备非常全面的配置,最新的高通骁龙 8 Gen2 处理器、IP68 防水防尘、无线充电、NFC 等应有尽有,做工质感也非常棒。
而且相对于前几代被吐槽的续航表现,三星 Galaxy S23 也将电池容量提升到 3900mAh,并在前置相机、屏幕峰值亮度等方面均有升级,主要的遗憾之处还是在于 25W 有线充电在同价位充电速度相对一般。
如果你追求一款轻薄小巧的高端真旗舰,那么三星 Galaxy S23 是当下最好的选择之一。
iPhone 13 Pro(目前第二好的小屏 iPhone,适合追求高刷屏和专业相机的用户)
推荐指数:⭐️⭐️⭐️⭐️⭐️
优势:
满血版 A15 处理器,性能非常强大;6GB 大内存;顶级做工,质感出色;顶级屏幕,120Hz 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屏幕,细腻流畅;iOS 系统生态强大;专业级相机,拍照和视频录制更加强大,功能更加丰富;X 轴线性马达,震感出色;配套的 Airpods、iPad、Macbook、Apple Watch 等苹果硬件生态行业领先;不足:
20W 充电速度较慢,且充电器需要另购;点评:
iPhone 13 Pro 是目前第二好的小屏 iPhone,适合追求出色做工质感、顶级性能、顶级屏幕素质以及专业级相机的用户。
相对于 iPhone 13,iPhone 13 Pro 的功能配置 Pro 如下:
处理器采用 5 核心 GPU 的满血版 A15 仿生芯片,而 iPhone 13 则阉割了一个 GPU 核心;屏幕支持 120Hz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且屏幕最大典型亮度升级为 1000nit;后置相机多出一个 1200 万像素长焦镜头,广角和超广角镜头均有小幅升级,且支持 Apple ProRaw、夜间人像模式、ProRes 视频拍摄等更多专业级功能;支持激光雷达扫描仪;做工质感更出色,采用不锈钢中框+哑光玻璃后盖;续航更出色,不过机身足足重了 30g,从好手感瞬间变成差手感;所以 iPhone 13 Pro 相对于 iPhone 13 主要在处理器性能、高刷屏、相机和做工质感这几方面更加 Pro,特别是 120Hz 自适应刷新率和全面升级的相机 Pro 的幅度颇大,当然价格也贵出 2000 元。至于选择哪款,视自己的需求而定。
而与上一代的 iPhone 12 Pro 相比,iPhone 13 Pro 升级了以下几点:
屏幕刘海缩小 20%;处理器从 A14 升级为 A15(5 核 GPU),性能更加强大;屏幕支持 120Hz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且屏幕最大典型亮度升级为 1000nit;相机进行全面升级,镜头光圈更大,防抖升级为传感器位移式光学防抖、新增电影效果模式、ProRes 视频拍摄、摄影风格等大量新功能;也有一项降级之处,就是机身重量增加 16g,厚度增加 0.25mm,变得更加厚重。
考虑到当前 iPhone 13 Pro 售价仅仅比 iPhone 12 Pro 贵 1000 元左右,而获得处理器、屏幕和相机的大幅升级,还是挺值得的。
所以这两款机型更推荐选择 iPhone 13 Pro。
iPhone 14 Pro(目前最强大的小屏 iPhone)
推荐指数:⭐️⭐️⭐️⭐️⭐️
优势:
A16 处理器,性能宇宙最强;6GB 大内存;顶级做工,质感出色;顶级屏幕,120Hz 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屏幕,新增灵动岛和全天候显示;iOS 系统生态强大;4800 万像素三摄专业级相机,拍照和视频录制更加强大,功能更加丰富;X 轴线性马达,震感出色;配套的 Airpods、iPad、Macbook、Apple Watch 等苹果硬件生态行业领先;不足:
20W 充电速度较慢,且充电器需要另购;206g 的机身+方正中框设计,手感一般;点评:
iPhone 14 Pro 是目前硬件配置最强的小屏 iPhone,适合追求出色做工质感、顶级性能、顶级屏幕素质以及专业级相机的用户。
相对于 iPhone 14,iPhone 14 Pro 的功能配置 Pro 如下:
处理器由五核 A15 升级为 A16 处理器,性能更加强大;屏幕由刘海屏升级为中置药丸屏,且支持灵动岛功能和全天候显示功能,功能更加丰富灵动;屏幕支持 120Hz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且屏幕亮度大幅提升;后置主摄升级为 4800 万像素,且多出一个 1200 万像素长焦镜头,支持 Apple ProRaw、夜间人像模式、ProRes 视频拍摄等更多专业级功能;支持激光雷达扫描仪;做工质感更出色,采用不锈钢中框+哑光玻璃后盖;续航更出色,不过机身足足重了 34g,手感稍逊;所以 iPhone 14 Pro 相对于 iPhone 14 主要在处理器性能、高刷屏、屏幕亮度、屏幕功能、相机、做工质感和续航这几方面更加 Pro,特别是 120Hz 自适应刷新率和全面升级的相机 Pro 的幅度颇大,当然价格也贵出 2000 元。至于选择哪款,视自己的需求而定。
而与上一代的 iPhone 13 Pro 相比,iPhone 14 Pro 升级了以下几点:
处理器从 A15 升级为 A16,性能更加强大;屏幕由刘海屏升级为中置药丸屏,且支持灵动岛功能和全天候显示功能,功能更加丰富灵动;屏幕最大 HDR 亮度提升为 1600nit,户外最大亮度提升为 2000nit,高亮度环境下显示更清晰;相机进行全面升级,主摄升级为 4800 万像素,防抖升级为第二代传感器位移式光学防抖、新增运动模式等新功能;电池容量增加,续航进一步提升;总体来说,iPhone 14 Pro 相对于上一代在处理器性能、屏幕素质与交互、相机、续航这几点上升级明显,考虑到二者价格比较接近,所以更建议选择 iPhone 14 Pro。
本文地址:网络百科频道 https://www.eeeoo.cn/wangluo/1074034.html,嗨游网一个专业手游免费下载攻略知识分享平台,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分享,不对内容负责,如有涉及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